这候 aimei4 3.* 章汜。李慢侯看得出林永等人打着捡便宜的心态,他知道这么一伙人没人用的了,如果他在的话,勉强还可以镇得住,可是多次请求南下,朝廷都不允许。文官们设立藩镇的同时,也给一个个镇抚使设立了许多条条框框。其中一条叫做严禁越境,林永等人已经是特例,是晏孝广先斩后奏的结果,可晏孝广也没权力让远在海州的李慢侯南下指挥这些军队。另外也可能是文官们确实很担心金军从淮阳军南下,不敢让李慢侯离开,就连自己的岳父都不肯再次擅自做主让他南下。
李慢侯去不了,谁能指挥的动林永?只能让他们用这种捡便宜的打法收复滁州,但他们确实给金军带去很大的麻烦。小股部队劫掠不了地方,抢东西倒还是能抢到,但转过头来,很可能又被西军骑兵给劫了,西军总能从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山路窜出来,也不正面进攻,专挑他们的辎重后队下手,那些辎重后队大多数是刘豫发来的汉军,遭受打击别说反抗,很容易直接倒戈。
结果从绍兴三年正月开始,不到一个月时间,金军就完全从滁州撤走。
离开滁州之后,金军再次所向披靡,官军望风而逃。镇守这一带的,基本是张俊的部将。张俊手下有能打的军队,但欠缺死战的意志。本来这一带是藩镇驻守,光州、黄州是藩镇吴翊,结果吴翊认为光州太危险,太靠北,带着军队投靠了舒州、靳州的藩镇李成,吴翊不久死在李成军中,李成吞并了吴翊的军队。
接着李成坐拥江北淮西一带十余郡,拥众几十万,根本不听朝廷号令,还派马进寇掠江南,前年朝廷才让张俊节制岳飞的江阴军去镇压李成,李成溃逃北上,投靠了刘豫,在荆襄一带盘踞。岳飞镇压完李成之后,南下湘南、两广地区剿灭曹成,留守江北、淮西的主要是张俊部队。这些人见到金兵,立马渡江溃走。
金军在这里杀人放火,完全是出于报复性质。这让李慢侯背负了巨大的道德包袱,他不由怀疑,他是不是跨海偷袭的过早。在无法遏制对方劫掠的情况下,贸然刺激一群野蛮的强盗,是不是做错了?
这样的道德困境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,在扬州城坐看金军掳走扬州人,晏孝广大声叱骂他的时候,是这样,在开封府,明知道金人会摧毁这座城市,却无能为力的时候,也是这样。
制大制枭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