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绸之路毕竟西夏人控制的西凉府、宣化府、肃州、瓜州和沙州等地,吴阶将在四地各设一个贡使馆,管理沿途宋商。宋商经过这些地区,西夏官兵不得拦阻,不得查验。
当然这并不是完全的不平等条约。宋商是会给西夏人纳税的,纳税西夏人才有动机维护好商道的安全。纳税是一次性的,在兰州、西宁州各设一个榷场,允许西夏派官员监督,宋商在这里装货,然后贴封,缴纳一笔税款后离开宋境。通过河西走廊,在沙州设一个榷场,由西夏人管理,吴阶派员监督,完税之后,离开西夏。因此河西走廊是一进一出纳两次税,一次给吴阶,一次给西夏,税率也不算高,只有百分之五,相对于丝绸之路上的运费来说,百分之五的货值其实很低。强牺 bxwx.co 读牺
即便这样,西夏人能够同意,也是迫不得已。他们知道,他们的国力,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跟宋人争夺河西走廊了。吴阶集团已经非常强大,背后还有更强大的东藩集团支持,一旦拒绝,可能意味着灭国。
即便答应了,也只是暂时停战,后续谈判还在进行。本来有两个问题,现在只剩下一个了。因为西夏人解决掉了一个,之前李慢侯提出,要西夏人将刘豫集团的残兵败将交给自己,他看上的当然不是普通士兵,将那些士兵都送去当矿奴,他没那么狠。他看上的,主要是一大批投靠刘豫的没节操的官员,尤其是文官。他需要这些人去美洲开拓,殖民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,死亡率惊人,可以说九死一生。这候 bxwx.*co章汜
可不派文官开发又不方便,虽然这些人没节操,很多人是女真人来了投降女真,女真人走了投降刘豫,甚至还有从南宋叛逃过来的,投降过不止两三次的人。用这些人的命,去作为殖民开发的投资,算是废物利用了。不然用东藩府的官员,太不划算,他也缺人,将来要往美洲派人,也得是哪里开发出了大片熟地之后,现在还不是时机。制大制枭
李慢侯执着于往外面派遣文官,还有文化输出的考虑。他曾经反思过这样一个现象,西方人大航海时代能在海外建立大量殖民地,可中国人也不是没殖民过,甚至比西方人更早。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,也有大量移民留了下来,可一直没有形成中国人社区,知道清末才开始有这样的华人社区立足。
不是中国文明不够强势,无法在海外形成中华文化社区,而是没有承载核心文化的文人。西方人搞殖民地,往往是社会上下一起发力。最上层的贵族、教会,中间的商人、官员,下层的士兵、民众,他们是全社会参与。而中国人下南洋,大多数是穷的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自发的行为,历代官府还是打击的。别说官员参与了,两一个秀才都不愿意去海外。而那些小老百姓,在海外动辄就能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富。但他们可以在经济上成功,却无法在文化上成功,因为他们并不是文化精英,甚至在国内就是底层,去了海外反而翻身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